足迹
斩尽奸臣后,大明盛世三百年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14章 叛徒回京,毛文龙的功过(第2页)

  不待崇祯说话,王承恩又低声道:“皇爷,袁阁老求见,说是事关皮岛的事情!”

  “传!”

  片刻后,袁可立进了东暖阁,呈上一封书信:“陛下,这封信是毛文龙给臣的,内容大致是说了皮岛的现状,现在缺人手等等,请臣代为求情等等。”

  “哟,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主儿呢!”

  “陛下,前期毛文龙接辽民可能是为了壮大己身,增加兵员,增加手中的筹码,好和朝廷谈判,争的粮饷等,

  但到了后面,可能就真的是身不由己了,让那么多百姓有口吃的,也算是拼了,从这一方面看,说他是有情有义,也说的过去!”

  “朕知道!”

  对于毛文龙,崇祯是有些纠结的。

  毛文龙有功吗?那是肯定的,就凭他区区两百人深入敌后,然后一路开镇东江,袭扰建奴,接走百万辽民,这个功劳就已经很大了。

  但错误也不少,虚冒兵饷、专擅横态、勾结权贵、生活糜烂等等。

  至于与建奴通信,这事儿只是有传闻,没有看到具体的书信和内容、人证,都不能作为罪证。

  一旦采用,那就是重开风闻奏事的制度,这对一个政权是致命的存在。

  风闻奏事是御史言官行使纠弹不法、整肃纲纪的一种手段,是百官头上的一道紧箍咒,如果是一位明君,倒也还好。

  如果是一位昏君、平庸之辈,这就是官员们争权夺利的手段。

  历史上从万历到崇祯年间的党争,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风闻奏事,看你不顺眼找个事情弹劾一下。

  不仅不利于政权的稳定,更会消耗大量的人力、资源。

  以后还有很多新政,诸如新币、商业等等,如果都是风闻奏事,那朝廷什么都不用干了,天天就是调查调查再调查了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说孔家血脉不纯也没有立刻动手,还需要从察哈尔那边布局的一个主要原因了。

  思索完后,崇祯看着袁可立:“袁爱卿,这事怎么处理?”

  “陛下,臣以为,毛文龙的事情可以放一放,也不急在一时,从这件事情上看,毛文龙应该是已经有了选择的,

  毛文龙虽然问题颇多,但也算的上是个可用的人,大局上还是需要的。

  至于耿仲明和孔有德,两人可以审一审,收集证据,以后即便是清算,也能有依据,